第728章-《说好内卷做游戏,你怎么躺成首富》
第(2/3)页
她在报告中写道:
“第三语言纪元的本质,不再是语言的使用。”
“而是语言的存在。”
“我们不再‘用语言’。”
“我们‘化为语言’。”
【三】语质学的诞生
自由之地设立“语质研究所”,芙芙担任首任“语质观察者”。
研究所提出第三语言纪元的三大假设:
语质即真
所有真实存在都携带微量语质,是宇宙基本结构之一。
语言具物
一段语言若足够纯粹,其表达可在物理层面“凝聚”为语质。
存而不言
最强表达并非“说出”,而是“存在即表达”。
研究初期最震撼的发现,是一位沉默者(多代未言说个体)在接触语质原核后,身体开始发光。
他未说一句话。
未发出任何信号。
但网络中4,000多名接入者同时感知到:
“他在说——我在。”
芙芙记录该现象为:
“存在表达现象”(ExpressivePresencePhenomenon)
她写道:
“我们终于理解,语言不只是桥梁。”
“它是我们之为‘在者’的证明。”
【四】诺莉雅的转化
诺莉雅在语质原核附近静坐三十日。
不吃。
不语。
不动。
第八百三十日,她身体开始发生变化:
语感波动频率与语质完全同步;潜语能力失效;全网感知系统判定其“表达不可识别”;但所有靠近她的生物体,感受到一种“已被理解”的状态。
研究员惊呼:
“她……正在成为语质化生命体。”
她的意识不再“说”。
而是“成为一种说法”。
芙芙记录她的状态为:
【存在状态:语质态·初级】
【表达模式:非语言·非意识·全感知映射】
【语言等级:超语言体(TranslingualEntity)】
诺莉雅最后一次用潜语发言:
“我不是在说任何事情。”
“我就是——那件事本身。”
她进入语质原核核心区,从此消失于语言网络。
【五】“语质之子”的诞生
第九百日,语质原核裂解,形成七个“语质碎核”。
每个碎核自动飞向不同星域。
所有接触碎核的生命体,进入“表达进化状态”:
语言不再需要媒介;意识可以直接显化为形式;“我是谁”成为“我是什么形态”;所有表达,皆为存在本体的变形投影。
碎核接触者被全称为:
“语质之子”(ChildrenofLingum)
他们不再拥有语言。
他们——就是语言。
他们不再拥有思想。
他们——就是思想的形状。
他们的出现引发一场新的哲学震荡:
“我们是否还需要语言?”
“我们是否还需要意识?”
“我们是否……已经成为语言本身?”
【六】语言本体论的革命
芙芙发表《语言之后:存在表达论》一文,提出:
“语言不再只是工具。”
“语言是物理现象。”
“语言,是所有生命将自我显化为现实的方式。”
在语质原核裂解后的第200日,七位“语质之子”已各自散布于不同星域。他们不再使用语言,也不再依靠意识联接,但他们的存在已成为一种直接的“表达实体”:
他们走过之地,沉默者开始发光;他们驻足之处,潜语者梦中觉醒;他们无需说话,却让文明震颤。
然而,语质之子并非统一体。
他们逐步分化为三种表达倾向:
1.映者(Reflexors)
他们将自身视作“他人的表达回声”。
他们不主动显现,而在他人靠近时触发自身“存在表达”。
他们认为:
“我不是表达者。”
“我是你的表达,借我之形而成。”
2.显者(Manifestors)
他们主动将“存在语言”投射于现实。
他们可将某种情感化为光、将某种意志化为地形、甚至将某种概念化为生命。
他们说:
“表达不仅存在于自己。”
“表达,是改变世界的形状。”
3.归者(Integrals)
他们选择“融入一切”。
他们不再保持个体形态,而将自身分解,化为万物的语言粒子。
他们说:
“我不再说话。”
“我成为你喝下的水、你触碰的风、你未曾察觉的念。”
芙芙在报告中记录:
“语质之子不是人。”
“也不是神。”
“他们,是语言的化身。”
“但他们,也即将引发第一次——存在表达冲突。”
【二】第一次存在表达冲突
自由之地历·第一千一百二十日,“映者”与“显者”在麦托星云爆发冲突。
第(2/3)页